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关于杂志可读性的针对性研究
作者:奚斌锋 日期:2009-1-6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研究的关键词:可读性。
借《长安客》的例子研究一个共性的问题。
首先抛开长安客,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见过最有可读性的报刊杂志那个?写一个,最好的一个。最好有样刊样报。你把它写在纸条上。
什么叫可读性?
指书报杂志或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,读物所具有的阅读和欣赏的价值。
所以我们就会问自己问题,《品位》杂志凭什么吸引人?《品位》杂志的阅读价值在什么地方?
《品位》凭什么吸引人呢?封面、版式、内容、资讯、印刷、装订文字、编辑、图片、美术、定位等等,任何一个杂志制作的环节和细节,都是我们表现吸引力的着力点。
所以,可读性不是单指文字内容,所以编辑不用过于紧张和不安,它包含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综合感受。
但文字内容是杂志可读性的重要部分。
所以编辑很敏感。这种敏感正常。也不正常。
言归正传,可读性是评价杂志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。
为了避免编辑设计钻入牛角尖,我们先从从大的方面说,打开大家的视野,再往文字方面细化。
首先,一个决定可读性的关键因素,杂志的饱满程度!
杂志的丰满程度大抵凭眼力就可以打量出来的。为什么打眼一看,有些杂志读者就喜欢,有些就不喜欢(不单是封面的问题!)。这里面其实含有读者的心理期望值。在打开每本杂志之前,读者会进行一些心理判断,这本杂志我值不值得读!
影响读者判断是否值得的因素包括:杂志的厚度、装订的方式、封面等。
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:骑马钉的杂志给人的往往感觉物超所值,感觉轻灵。胶装的杂志很容易给人厚重大气的印象,当然过于薄的胶装杂志可能会使人感觉空洞呆板。
杂志的厚度在这个问题上影响不是很敏感,特别是胶装、线装的彩印杂志,很容易和画册等同起来。而画册,一般绝对称不上丰满。
封面导读越多,好像内容要溢出来一样,显得杂志很丰满,《时尚》系列杂志这种特色就很明显。
比如《周末画报》、《上海生活速递》,比如《milk》,比如《时尚》杂志,还有很多。
其次是杂志给读者带来的距离感。
影响距离的关键因素包括杂志厚度、和封面等。
典型的、熟悉的事情给人感觉很近。这是说封面。
越厚的杂志给人感觉距离越远,给人越有压力。
再次,舒适感。
视觉的舒适,手感的舒适。
越舒适的杂志读者越容易带走。
《品位》在机场贵宾厅有摆放,但我们总是发现,《品位》被压到最下面,流失率好像也不是很高。经过仔细观察,我们杂志竟然是机场杂志展架规格最大的杂志,最厚的读物。
通过以上的交流,大家就可以感觉到,可读性并不限于文字。而是一个和视觉设计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。也包含了产品设计等工业内容。
杂志同样具有科技含量!
下来再说可读性和文字有关的内容:
首先我们研究一下“财富”、“财经”、“管理”、“经理”四个词的区别。谁能把这四个词准确的区分呢?
财富着重于理财,挣钱和花钱的方式;
财经着重于政策和趋势,所谓的宏观经济研究;
管理着重于工具;
经理着重于个人的提升;
我们也曾经一直在讲,《品位》不代表任何产业,任何行业,我们把这一点作为和《华讯》最显著的差别之一,
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讲呢?
我们在编辑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。我们最靠近这四个词中的那个呢?
那么《品位》的男人财富杂志定位是否恰当呢?
可读性和文字内容挂钩还体现在?
1、版面表现;(越小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)
2、资讯
3、主题
这些都是编辑了然于胸的,我们不再细讲了。
所以终极的问题,我们还是要再回答:
你想不想让人阅读你的杂志?
你想不想让人带走杂志?
所有事情都实际取决于操作者的意图,而不是外界的反馈。
所以说,客观的客户反馈并不一定是我们的前进的方向。
像目标做的《商业评介》,明显不想让人带走,不想让人细细阅读(但要经得起读);
像生活速递,明显就是让人带走,让人阅读。
这只是两种操作方式而已,并无本质原则的对错。
但通过实地的走访,我发现生活速递的人更轻松一点,而目标的人着力于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东西,更沉重一些。
所以这又上升到另外一个经营问题。
简单好?还是复杂好?
昨天和一个年轻有成的老板聊,他问我:“你能让读者看到他心中的彼岸吗?”
那么,《品位》读者心中的彼岸在哪里?
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生人。97年工科毕业,一个半学位,MBA在读。99年跳出国企,迈入广告传播行业。02年主创了一本DM杂志,酸甜苦辣,非常带劲。04年这山看着哪山高转战华商报旗下的DM。次年费心思量选择了校园渠道,合作开发。06年自己单干,继续校园渠道的营销策划传播。现回到02年主创的《品位》旗下,打造创新盈利模式“品位俱乐部”。这些年个人团结了一批优秀的平台资源,专注于细分人群互动营销,希望能有所贡献。